肉品保鮮庫,怎么才能讓肉類長久保鮮
肉品保鮮庫溫度范圍一般在-18℃~-23℃、0~5℃及-35℃,肉品冷庫根據肉品的品質和種類主要分為以下幾種:
1、冷鮮肉一般選用0~5℃保鮮庫
2、普通的冷凍肉類采用-18℃~-23℃冷凍庫
3、一些高檔牛肉、金槍魚等需使用-45℃~-60℃超低溫冷庫。
肉類食品的衛(wèi)生安全問題相比果蔬類食品更為尖銳,因此在預處理和貯存環(huán)節(jié)也格外嚴謹些,肉類入冷庫時,一般需要預冷消毒、溫度控制、濕度控制等。
(圖示:肉類冷庫解凍間)
預冷
預冷是食品在長途運輸或冷藏前預先進行的一種冷卻方法,其要求是將待貯食品快速降至規(guī)定溫度,是維護被運輸食品的品質和延長貯藏壽命的重要措施。
預冷通常在冷庫和預冷間進行。常用的預冷方法有自然空氣冷卻、通風冷卻、真空冷卻及冷水冷卻。經預冷處理后的食品應迅速置入低溫環(huán)境中貯藏。
(圖示:肉類速凍庫)
被允許的溫度變化范圍與貯藏期限
因制冷機性能、庫容大小和內外溫差等因素,冷藏庫中的溫度并不可能恒定在某一溫度值上,會使庫溫在一定范圍內波動。
一般而言,食品以貯藏溫度較低,且變化范圍越小越好。這樣有利于食品保鮮,防止損耗及低溫生理病害。
溫度的控制。
不同的食品具有不同的最適冷藏溫度。冷庫溫度和入庫后食品的溫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,如入庫時食品的溫度與庫溫的差別、制冷機的效能與庫容、庫內空氣流通情況、堆碼方式,食品品種及成熟度等。
肉品入冷庫時應合理堆碼,根據實際情況調節(jié)庫溫;出庫前需采用逐步升溫方法,以免因內外溫差大,而造成食物表面凝結水珠。
(圖示:氣調保鮮庫)
濕度的控制
冷庫常因蒸發(fā)器大量吸熱而不斷地在其上結附冰霜,又不斷地將冰霜融化流走,致使庫內濕度常低于食品貯藏對濕度的要求。
怎么解決這個問題?
可以采用增大蒸發(fā)器面積、減少結霜,安裝噴霧設備或自動噴濕器來調節(jié)冷庫內濕度。另外,當因貨物出入頻繁,使庫內相對濕度增大時,可安裝吸濕器吸濕,并加強冷庫管理,嚴格控制貨物和人員的頻繁出入。
肉品冷庫的注意事項:
1.進入冷庫時,對強烈揮發(fā)性氣味和腥味的肉制食品應入專庫貯藏,不得混放,已經有腐敗變質或異味的速凍食品不得入庫;
2.要根據食品的自然屬性和所需要的溫度、濕度選擇庫房并力求保持庫房內的溫度、濕度穩(wěn)定;
3.冷庫內只允許在短時間內有小的溫度波動,在正常情況下,溫度波動不得超過1℃,在大批速凍食品入庫出庫時,一晝夜升溫不得超過4℃;
4.冷藏庫的門要密封,沒有必要一般不得隨意開啟;
5.對入庫冷藏食品要執(zhí)行先入先出的制度。
肉類冷庫在線咨詢